1900年,西奥多·霍夫(Theodore Hough)最早对DOMS进行了描述,他在试验中对比了产生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的动作,发现肌肉离心收缩后DOMS更明显。
他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,是因为肌肉离心收缩时每单位要承受更大的力,导致连接肌纤维和肌腱的结缔组织出现破裂,或者肌原纤维本身有微小破裂。当这些部位发生微创伤时,组织内部的痛觉神经便会受到刺激,引起痛感。
肌原纤维(myofibril)是肌纤维中的圆柱形纤维结构(图片来源:wiki-OpenStax)
另一种观点也是基于这种理论,认为受到微创伤后,储存在肌质网中的钙在受损肌肉中聚集,细胞呼吸被抑制,导致能将钙运送回肌质网的ATP生产速度也减慢了。肌肉中钙的积累可以激活蛋白酶和磷脂酶,它们会引发炎症,进而导致组胺、前列腺素的积累,引起疼痛。
肌质网(sarcoplasmic reticulum)能参与肌肉收缩活动。肌质网膜将细胞基质中的钙离子泵入肌质网中储存起来,使肌质网的钙离子浓度比细胞质溶液中高出几千倍(图片来源:wiki-BruceBlaus)
之前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是运动后会持续产生乳酸,堆积的乳酸是一种有害代谢物,会导致肌肉酸痛。
不过现在很多理论并不支持这个观点,因为在一些试验当中,同样会产生乳酸的肌肉向心收缩运动并没有引起明显的DOMS;而且有研究表明乳酸在运动后一小时内就能恢复到正常水平,它可能会引起急性的肌肉灼痛,但不太会在一两天以后才出现酸痛。
跑步冲刺的时候总感觉肌肉烧起来了(图片来源:giphy)
要想快速缓解DOMS,目前好像还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。有研究人员专门对比了各种疗法,包括冰敷、拉伸、超声波疗法、电疗、按摩等等。
冰敷是在发生软组织挫伤时比较有效的阵痛方法,不过它对DOMS好像不怎么起效,而且也不建议冰敷时间超过20分钟,因为这样会有冻伤的可能。
在运动前后拉伸是防止受伤的方法,但是它对本就在伸长状态下受损引起的DOMS来说甚至有点雪上加霜。不知道是拉伸的姿势不正确还是怎样,有研究显示一些被试者在单纯拉伸10分钟的情况下后续还出现了肌肉酸痛……
运动前充分热身,运动后正确拉伸放松还是很有必要的(图片来源:giphy)
目前来看最有效的方法居然是通过再次投入运动“以动治痛”,因为运动时之前因为受损而粘连在一起的组织被强行分开,流动的血液会冲走聚积的有害代谢废物,而且运动产生的内啡肽也有一定止痛效果,让人产生酸且爽的感觉。
不过运动带来的快感只是暂时的,不久后之前的酸痛可能还会卷土重来。为了不让情况更加严重,建议是再次运动时要降低运动强度,如果在运动中感觉太痛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。
量力而行(图片来源:giphy-The Simpsons)
虽然有句老话说得好,No pain no gain,但是DOMS这种Pain还是少经历一点比较好。运动强度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一点点调整,好久没运动过的人还是从简单基础的练习慢慢开始。
一些健身人士表示他们会期待锻炼过程中偶尔出现的DOMS,因为这表示他们的运动强度又上了一个台阶,身体素质也即将变得更强了。
健身人士还提供了缓解DOMS的小窍门,比如吃一些富含花青素的水果,像蓝莓、樱桃等等,因为花青素具有抗炎、抗氧化的功效。还可以喝点咖啡,研究显示咖啡因可以减少48%的DOMS症状。也可以试试滚泡沫轴,原理类似按摩,可以缓解肌肉紧张,多少有点帮助。
文章来源:https://36kr.com/p/2172918066180613
版权声明: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如有侵权、不妥之处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敬请谅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