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才集聚,政策先行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要“实施更加积极、更加开放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,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、敬业奉献、服务人民”。人才政策是人才工作的生命线,是吸引人才集聚的“强磁场”。要着力构建“赋能型”人才政策体系,不断提升人才政策含金量,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,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。
优化政策供给。好政策要像“吸金石”,既能吸引各类人才纷至沓来,也能保证存量人才不会流失。要立足本地实际,根据需求制定人才政策,提高人才与区域发展、产业升级的匹配度,防止人才政策“假大空”。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、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及特殊人才,要“一事一议”制定政策,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支持和滚动奖励。要平衡好新引进人才与存量人才的关系,补助新引进人才的同时,也要为存量人才制定深造扶持政策,营造重视人才长效培养的氛围。
强化政策宣传。人才政策不能放在抽屉里、躺在文件上,而要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让人才找得着、看得到、读得懂、用得了。对现有人才政策,要加强梳理汇编,形成全面覆盖、动态更新的人才政策知识库,在地方门户网站增设专栏,方便人才和用人单位快速查询、精准使用。对新出人才政策,要加强业务培训、答疑解惑,努力学会学精学通,确保落实“不跑偏”。要加强与行业协会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、企业的对接,多渠道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,切实提高人才政策知晓率,帮助指导企业招才纳士。
抓好政策兑现。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。人才政策是对人才的承诺,要做到一诺千金、言出必行,决不能“画大饼”“做样子”。要按照“即到即兑,应兑尽兑”的原则,制定人才政策兑现办理指南,优化政策兑现流程,推行人才政策“免申即享”“一键直达”服务,决不能让人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政策兑现上。要分产业开展兑现成效“一月一通报、一季一比拼、一年一考核”,对政策兑现中的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情况严肃问责处理。
注重政策评估。人才政策,贵在有效。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,只有及时评估,才能确定政策是保留、优化还是终结。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评估体系,从人才政策匹配度、政府部门协同性、政策效果实效性等维度设置评价指标,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,客观公正评估人才政策的利弊得失。要定期对人才政策落实情况开展“回头看”,带着问题、紧扣政策到基层走访调研,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,及时对政策条款进行优化迭代,让政策更好满足人才实际需求。
水深则鱼知聚,林茂则鸟有归。人才政策是人才集聚的重要支撑,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变量。要充分发挥好人才政策的“磁场效应”,让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充分涌流、创造活力竞相迸发,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坚强保证。(作者:李洲)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rmlt.com.cn/2023/0316/668456.shtml
版权声明: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如有侵权、不妥之处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敬请谅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