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计
  • 建站日期:2021-03-10
  • 文章总数:9271 篇
  • 评论总数:3 条
  • 分类总数:8 个
  • 最后更新:12月8日
文章 未分类

人民论坛网评|壮大基础研究“人才库”

烈阳
首页 未分类 正文

人民论坛网评|壮大基础研究“人才库”-烈阳家园-第1张图片

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:“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”。加强基础研究,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,是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根本方法。只有建立量大质好的基础研究人才库、供应链,才能在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、赢得主动。

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是当下中国教育的“新基建”,要从娃娃抓起。就像基础研究处于科技链条起始端一样,青少年就是基础研究“人才库”的源头活水。要创造允许青少年往基础研究的专才、偏才发展的环境和条件,不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。特别是要调整和完善学校教育课程结构,紧扣因材施教的培育理念,把基础研究人才培育的“橄榄枝”伸进中小学校园,通过“科学家进校园”、开设基础研究实验课程,实施“中学生英才计划”、“强基计划”、“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”等,把握青少年心无旁骛、纯粹专注的成才窗口期,帮助有基础研究热情、潜力的学生较早养成研究能力,走稳走好学术培养、进阶成才的“第一步”。

基础研究人才的精神和物质都应“富起来”,要给“真金白银”。当下,社会上出现理工科专业“冷门”等舆论,导致基础研究学科报考人数、毕业生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比例不高,深耕基础研究的团队和人才相对匮乏。关键是要以实打实的“真金白银”卸下基础研究人才和团队的思想包袱,做好住房、医疗、养老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勤保障,给予不低于平均水平的薪资报酬。特别是围绕基础研究低回报、高沉没的现实情况,对终身在某领域研究但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研究人才,探索给予精神或物质形式的科研“补偿”。此外,在宣传基础研究人才的先进事迹和奋斗历程时,还应同步宣传科学家“知识致富”的形象,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敢于、乐于投身基础研究,在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追求真理、勇攀高峰。

基础研究领域是需要辛苦付出的研究人员,要能科学评价“拨云见日”。基础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开创性和颠覆性特征,需要大批顶尖人才经年累月的辛苦付出。必须要尊重科学规律,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,给足人才长坐稳“冷板凳”的信心底气。要注重评价标准的精细化,不能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,综合考虑学科特点、科研难度等情况,合理设置评价周期、验收标准,做到具体人才具体分析。要坚持“谁懂谁评”和“谁用谁评”相结合,充分尊重科学家和用人主体的意见,让评价更为多元精准。特别是要重视基础研究的知识产权源头保护,探索形成以专利运营为支撑的可持续基础研究科研生态,提高研究应用的转化水平和资源供给,给人才以潜心研究的时间和空间。(崔宏杰)
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rmlt.com.cn/2023/0316/668408.shtml

版权说明
文章采用: 《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 (CC BY-NC-SA 4.0)》许可协议授权。
版权声明: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如有侵权、不妥之处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敬请谅解!
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人民论坛网评 | 以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展现担当作为
« 上一篇
人民论坛网评 | 以乡村人才振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
下一篇 »
为了防止灌水评论,登录后即可评论!

HI ! 请登录
注册会员,享受下载全站资源特权。
社交账号登录

每日一言

最新文章

标签TA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