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对干部作风问题,近年来,多地开通群众举报渠道。
去年6月,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就发布了征集全区各单位 “躺平式干部”问题线索的公告。
“躺平式干部”线索的征集包括10个方面,例如,“工作得过且过,满足于开会了事”,“‘表态’之后无‘表现’,服务群众靠‘表演’”,“平时不言不语,有事一问三不知”,等等。
去年,湖南汉寿县开展了干部公众形象测评活动,测评针对干部在工作中的主要形象,将测评内容分为“实干型、闲谈型、捣蛋型、躺平型”四种类型。
如“敢于担当、兢兢业业、成效明显”的干部为实干型;“不干事、坐而论道、指手画脚、眼高手低,表态很好、落实很差,背后议论人”的干部为闲谈型;“不讲政治、不该说的乱说,推诿扯皮、阳奉阴违”的干部为捣蛋型;“工作标准不高、进取心不强、得过且过,没有动力、束手无策、顺其自然”的干部为躺平型。
在贵州,遵义红花岗区纪委监委联合区营商环境局还设置了“蜗牛奖”,将办事拖沓、敷衍塞责、漠视群众利益、问题整改不力等情形纳入“蜗牛奖”认定范围,采取每月考核、每季度颁奖的形式颁发“蜗牛奖”。
小品《坑》视频截图
让混日子、不作为的干部没有市场
今年的春晚小品《坑》中,演员沈腾刻画的“躺平式干部”一时成为热议话题。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评论文章称,治“躺平式干部”需对症下药、多管齐发,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,就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,激励担当作为,识别、选准、用好干部,坚决对“躺平者”说不,坚定为担当者叫好,选拔出“闯将”“干将”,避免“多做多错、少做少错、不做不错”的错误观念大行其道。
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竹立家对中新网记者表示,让混日子、不作为的躺平干部没有市场,一些地方探索的出发点值得肯定,但是,更重要的工作是完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,夯实长效监督。
专家表示,应探索建立作风问题“负面清单”,规范化、程序化日常的干部监督制度,强化绩效评估和社会监督,看成绩、看效果、看口碑,让干部不能“躺平”,也不敢“躺平”。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mnw.cn/news/china/2758081.html
版权声明:未标注转载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如有侵权、不妥之处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敬请谅解!